您现在的位置: 中国广告门户网 >> 广告新闻 >> 媒体风云 >> 广告风云 >> 正文

上半年我国医药外贸特点及未来走势
作者:阳军    文章来源:食品商务网    点击数:    更新时间:2009-8-28

    今年上半年,我国医药外贸总体呈现企稳态势,进出口额达240.7亿美元,同比增长1.9%,明显好于同期全国进出口总额-23.5%的跌幅。其中,进口92.4亿美元,同比增长12%,而同期全国外贸整体进口下降了25.4%;出口148.6亿美元,同比小幅下挫3.5%,同期全国外贸整体出口下降了21.8%;医药外贸顺差56.2亿美元,同比缩减了22个百分点。

    外贸呈现四大特点

    一、进口继续增长,贸易顺差幅度减小。

    作为支撑今年医药外贸增长的重要力量,医药保健品进口增长显著。截至6月底,进口额比去年同期增加10亿美元,首次突破18亿美元,其中6月实现同比与环比的双增长,显示了我国国内市场的强大需求。与出口形势不同,进口方面,中药、西药和医疗器械三大类商品全线飘红,进口额分别为2.6亿美元、62.3亿美元和27.4亿美元,同比增长了30%、11.5%和11.8%。进口额较大的商品如西药原料、西成药和诊疗设备等均有不俗表现,同比分别提高了7.9%、13.6%和12.3%,合计占全部医药保健品进口额的87%。植物提取物虽然进口额较低,但实现了139.1%的大幅增长。进口增加缩小了贸易顺差幅度。从进口国别和地区看,美、德、日仍是我国最大的进口来源国,此外,我国自欧盟国家进口医药产品也大幅增加,中欧(盟)之间的医药贸易多年来首次出现了逆差,约为100万美元。

    二、大宗商品出口涨跌互现,月值初现企稳端倪。

    上半年,西药类产品仍未摆脱下滑趋势,出口额为90.3亿美元,同比萎缩7.8%。其中,西药原料药受国际市场整体需求萎缩、上游化工品价格下跌等因素影响,走势持续低迷,出口数量与平均价格双双出现下跌,跌幅分别为6.76%和5.22%,出口额下跌了10.2亿美元。但原料药中个别具有国际比较优势的产品,如维生素C、维生素E以及红霉素等商品逆市上扬,出现“量价齐升”的局面。

    与此同时,我国生化药、西成药的出口继续逆势攀升,出口额分别达到6.3亿美元和5.5亿美元,同比增长61.5%和5.7%,其中生化药由于增长迅速,出口额首次超过西成药,位列西药类产品第二位。

    中药国际市场需求继续增长,但高端保健类药材和中成药的出口受到金融危机拖累。上半年,中药类产品出口6.5亿美元,同比小幅增长1.3%。具体商品涨跌互现,提取物同比大幅增长17.5%,出口额达到3亿美元;中药材及饮片、中成药类则有所下跌,分别出口2.3亿美元和0.75亿美元,跌幅为12.7%和5.4%。

    医疗器械类产品的出口在逆境中继续走强,1~6月合计出口51.8亿美元,同比增长4.3%。作为医疗器械类技术含量较高和出口最大的产品,医院诊断与治疗设备延续了快速增长的势头,出口额达16.8亿美元,同比增长5.2%;医用敷料排名第二,出口额为15.7亿美元,同比增长10.9%。但器械类产品中的保健康复用品出口大幅下降,降幅达到9.9%。

    从单月出口走势来看,上半年我国医药产品月平均出口额为24.8亿美元,与去年相比下跌了7%,环比波动幅度较大,2月份曾一度下探至-22.8%,3月份又急速上升至39.6%,之后又回落至零增长的水平线上并趋于平稳,走出了波浪型曲线。

[1] [2] 下一页 

[1] [2] 下一页

 


 

  • 上一篇文章:
  • 下一篇文章:
  • 发 表 评 论

      姓 名:   性 别:
      Q Q号:   Email:
    我要给这篇文章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
      请自觉遵守,注意文明发言
    企业推广
    企业服务